国际可再生能源署(IRENA)发布的《北非推动绿色氢能发展报告》指出我要配资平台,北非地区凭借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,在绿色氢能生产方面具有显著潜力,有望成为全球绿色氢能及衍生产品的重要供应地,同时为地区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力。
北非绿色氢能发展潜力与目标
北非六国(阿尔及利亚、埃及、利比亚、毛里塔尼亚、摩洛哥和突尼斯)拥有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,具备生产具有竞争力绿色氢能的条件。各国已制定绿色氢能发展目标,计划到2030年合计年产绿色氢能超520万吨,2050年达2500万吨,主要用于出口欧洲及满足国内工业需求,如替代天然气、生产氨和甲醇等。例如,埃及计划2040年生产920万吨绿色氢能,毛里塔尼亚和摩洛哥也在积极推进相关项目,旨在利用绿色氢能升级本地产业并开拓国际市场。
各国发展现状与重点项目
阿尔及利亚:作为化石燃料出口大国,正推动绿色氢能发展,计划2040年安装2.5吉瓦电解槽,与德国、奥地利等欧洲国家合作开发绿氢出口项目,如“南H2走廊”管道计划。
埃及:在苏伊士运河经济区布局多个绿色氢能项目,如Scatec与Fertiglobe合作的绿色氨项目,利用H2Global拍卖机制开拓欧洲市场,同时发展本地电解槽制造产业。
展开剩余86%毛里塔尼亚:聚焦绿色氢能与钢铁产业结合,开发Aman项目,计划利用绿氢生产直接还原铁和绿色钢铁,出口欧洲。
摩洛哥:推出“绿色氢能提案”,与OCP集团合作建设绿色氨工厂,目标2030年出口250万吨“电力转化液体”产品。
突尼斯:规划2050年生产830万吨绿色氢能,建设“突尼斯氢能主干网”,发展氨出口及本地工业应用。
绿色氢能发展四大支柱
政策与法规
需明确政府承诺与愿景,将氢能战略嵌入长期能源规划,如摩洛哥的综合政策框架提供税收优惠和土地支持。同时,建立清晰的监管标准与认证体系,以对接国际市场需求,如欧盟的可持续性认证要求。
技术与基础设施
推动本地技术开发,如埃及建设太阳能电池和电解槽组件工厂。完善质量基础设施,涵盖计量、标准化等要素。优化水和能源基础设施,采用海水淡化技术,如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区的共享淡化水设施。规划出口基础设施,包括管道和港口,如突尼斯的氢能管道网络。
市场、商业与融资
确保可靠的承购协议,如摩洛哥HydroJeel项目与OCP集团的合作。多元化收益来源,叠加绿色溢价和政府补贴。吸引多边开发银行资金,缓解高资本成本和风险感知问题。
供应链、技能与社区参与
加强机构能力建设,开展绿色氢能政策培训。发展本地人才,如德国与阿尔及利亚、突尼斯的技能合作项目。推动社区参与,如摩洛哥AMUN项目通过就业和社区福利计划提升支持度。促进项目集群发展,如毛里塔尼亚的绿色氢能出口枢纽,实现规模经济。
挑战与未来展望
北非绿色氢能发展面临融资困难、技术依赖进口、水资源压力等挑战。但通过政策协同、国际合作和本地化发展,北非有望成为全球绿色氢能价值链的关键参与者,推动地区能源转型与经济可持续增长。报告呼吁各国加快落实四大支柱措施,把握绿色氢能带来的产业升级与出口机遇,同时注重社会与环境可持续性,实现包容性发展。
免责声明:我们尊重知识产权、数据隐私,只做内容的收集、整理及分享,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,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,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,如涉及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我要配资平台,如对报告内容存疑,请与撰写、发布机构联系
发布于:广东省